大连化物所首页

首页

我中心应邀参加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泄漏应急处置综合演练

发布时间:2025-07-31

作为东北亚核心航运枢纽,大连辖区每年进出港的危险货物船舶达 1.2 万艘次,货物吞吐量突破 1.4 亿吨。如此庞大的规模,使得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都呈指数级放大。

回顾国内外危化品事故案例,不难发现,只有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高效协同配合与技术的精准应用,才能有效遏制灾难的升级。为此,2025 年 7 月 31 日,大连市船舶载运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指挥部、大连海事局等单位,在大窑湾港区联合开展“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泄漏应急处置综合演练”。旨在通过实战演练提升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泄漏的快速控制能力、次生灾害防范能力以及专业处置水平。应大连海事局邀请,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质谱与快速检测研究中心(102 组群)黄卫研究员、李京华副研究员和羿世彤工程师携带团队自主研发的危化品泄漏早期预警仪、现场在线监测质谱仪参与了此次演练,主要负责在线监测演练现场空气和水中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等物质。

基于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危化品泄漏早期预警仪,具备灵敏度高(LOD 优于 1 ppb)、响应速度快(<1s)等显著优点。不仅能够用于固定点位危化品泄漏早期预警,还可实现车载进行危化品的巡航检测,应用场景十分灵活。基于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的现场在线监测质谱仪(PIMS-M1500)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同时还可选用电池供电系统,能够满足野外环境以及突发情况下的现场快速分析需求。上述两款仪器在 2015 年就曾参与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实时巡检爆炸中心周边空气中的危化品含量,全程无故障运行,圆满完成救援现场的监测任务,得到消防部门的高度赞扬。

此次参与演练,不仅是对 102 组群自研仪器的又一次实战检验,也彰显了 102 组群在危化品应急监测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大连辖区的航运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