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1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发布了一项临时最终规则(Interim Final Rule, IFR),旨在修订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EAR),以应对先进生物技术工具的发展和部署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构成的威胁。该规则对某些生物技术设备及相关技术实施新的控制措施,并征求公众意见。
针对性设备
此次规则更新主要针对两类高科技实验室设备:
a. 高参数流式细胞仪(High-parameter Flow Cytometers):这种设备能够同时分析单个细胞或颗粒的多个特性,可用于医疗研究、生物技术开发等领域,但也可能生成大规模高质量的生物数据,被用于军事相关的AI训练或新型武器开发。
b. 用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液相色谱质谱仪(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ers, LC/MS):此设备专为解析复杂生物分子结构设计,用于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但其先进功能同样可能被滥用于非和平目的。
为了对这些设备的出口进行更精确的管控,美国创建了新的出口管制分类编码(ECCN):
¨ ECCN 3A069:用于描述以上提到的高参数流式细胞仪和质谱仪。
¨ ECCN 3E069:涉及这些设备的“开发”或“生产”技术。
对我国的影响
技术瓶颈与挑战:短期内,中国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可能面临技术瓶颈。一些依赖进口特定质谱的高端科研项目进度会受影响,例如在高端生物医药研发中,精准的质谱分析对药物成分鉴定和疗效评估不可或缺,禁令可能导致研发周期延长。
国产替代机遇:从长远看,这一禁令将成为推动中国质谱技术自主创新的强大动力。只要国家需要,国内科研力量将全力加大在质谱研发上的投入,致力于突破核心技术,实现高端质谱仪的国产化替代。近年来,我国在科学仪器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如在部分质谱仪上实现国产化,未来有望在高端产品上取得更大突破。同时,也促使国内完善质谱产业生态,从零部件生产到系统集成,培育本土产业链,减少对进口的依赖。